聚焦:第30届大影节成功举办 为中国电影注入青春力量
1993年,在北师大艺术系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全国第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电影节成功创办。
“大学教育的使命应该培养‘知行合一’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实践来印证所学理论与知识的价值意义。”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艺术与传媒学院首任院长、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始人黄会林回忆,“大学生电影节的创立首先正是为了给学生们打造实践的平台,在评奖、展映、学术研讨等活动的过程中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电影的运作机制,更深切地感受中国电影的发展脉动。”
【资料图】
“大影节主要的支撑力量是大学生,这是与其他电影节最大的区别。”在创办之初,大影节便确立了“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的方针。“大学生办”指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团队以北师大在读本硕学生为主力,电影节各个环节均由学生筹划和执行;“大学生看”指电影节为大学生们提供的丰富多彩的展映、交流活动,每年设立数十个分会场,辐射几十万大学生;“大学生评”指电影节评委会由来自全国高校的大学生代表组成,评选结果充分体现大学生的审美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影节又加入了“大学生拍”,通过原创影像推选等活动鼓励大学生进行电影创作。
据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执行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介绍,30年来,大学生电影节已经累计覆盖了全国70多个城市的200多所高校,展映过累计近900部国产影片,展映场次近30000场;举办过近200场学术论坛和学术讲座,发表过近20部调查报告、5千多篇学术期刊论文和评论文章;在培育大学生方面,近2000位影视专业学生参与过电影节运营工作,4万多部学生原创影像作品参与过推选,360万学生参加过电影节活动。
大影节作为一个与电影业界交流互融的实践平台,也为业界输送了大量宝贵人才,成为中国电影的“练兵场”。许多当年参加大影节的学生,如今已是业界知名的导演、编剧,或相关部门的领导、高校电影学术工作者、影评人等,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秉承学术品味,推出青春佳作“大学生电影节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就像是一块试金石。”黄会林谈到,在评选标准上,大影节历来坚持独立、不受商业侵袭的学术品位,推崇具有艺术特质、新锐表达的作品。
30年来,在大影节的银幕上,陆续走出了《三毛从军记》《站直啰,别趴下》《赢家》《爱情麻辣烫》《集结号》《疯狂的石头》等多部优秀影片,也走出了黄建新、霍建起、张杨、冯小刚、宁浩、奚美娟、宁静、潘粤明、周迅和陈坤等一大批电影人。黄会林认为,一方面,大学生电影节从不以商业盈利为目的,在评选中不受资本的干扰和流量的裹挟;另一方面,北师大实力雄厚的学科积淀和氛围浓郁的学术环境,为大影节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滋养。
肖向荣介绍,今年大影节“光影青春”优秀国产影片单元共征集了200余部国产影片,最终遴选出31部“光影青春”优秀入选影片,并首次联合新影联影业进行优秀影片的线下展映和映后交流,这些影片后续也将在大学生电影节的推荐下,进入全国50余所高校进行巡展,并在大学生“青春之夜”的年度盛会上公布“最受大学生欢迎年度影片”等八项“青春荣誉”。
“大学生电影节有实践和理论两个维度,兼具培养电影创作者和培育电影观众的两个面向,致力于发展电影行业和电影市场的后备军。30年来,大影节搭建了电影市场与电影行业沟通的桥梁,促进了专业电影人与青年电影观众的双向奔赴。”肖向荣表示。
广邀青年学者,共话电影发展作为由学术文化引导的电影节,自创始之初,大影节便坚持“理论指导实践”。
每年的大影节都会邀请专家学者开办讲座、研讨会等各类学术活动,围绕中国电影的前沿话题展开学术争鸣、思想交锋,提升广大青年学子对电影的审美水平和批判精神;并通过映后交流、影人论坛等方式建立起业界和学界之间的对话通道。
4月25日,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学术论坛“向光而立:中国电影30年与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在东城区鼓楼脚下的时间博物馆举办。学术论坛分为“中国电影现代化之路:多维视野与前瞻思考”主题论坛与“中国电影与青年文艺评论”圆桌论坛,行业协会成员、影视行业从业者、学界专家共同回顾中国电影发展的激荡三十年,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
5月2日至5月3日,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第四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在线上举办。本次论坛以“浪潮•节点•图景:电影研究的多重宇宙”为主题,遴选40篇来自国内外青年学者的优秀学术论文与会。同时,论坛邀请资深专家学者及优秀青年学者担任专家评议人与学术主持,为与会论文提出建议。论坛结束后,终评专家评委会将择优推荐优秀论文于核心期刊发表。
黄会林认为,“在这里,电影人们可以面对中国最青春、最有潜力、最高层次的观众,听到最真实、最有深度的观众反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