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前沿绿色低碳技术研发

来源:中国电力报 2023-06-06 10:41:59


(相关资料图)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都迫切需要科技支撑和创新赋能。

深刻认识节能减排降碳工作面临的挑战

从国际宏观形势看,降碳减排、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大国之间围绕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的博弈愈发激烈,绿色低碳技术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关键变量。一方面,为落实《巴黎协定》、应对气候变化,目前包括我国在内,全球已有超过130个国家(地区)设定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受乌克兰危机外溢效应影响,逆全球化思潮泛滥,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遭到严重冲击。考虑到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地区)相继发布了《美国优先能源计划》《美国国家创新路径》《欧洲创新议程》等战略,以多种方式将清洁能源在内的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创新作为优先事项,积极制定各种政策措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从国内发展需求看,我国尚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转型发展任重道远,统筹发展与减排的难度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支撑作用亟须进一步发挥。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具有明显的高碳特征。产业发展方面,我国现有产业结构偏“重”。将近一半的城市第二产业占比超过50%,且主要以高耗能高碳排放的建材、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产业为主。同时,制造业产业层次整体偏低、产品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问题突出。能源资源方面,我国能源结构偏“煤”。2021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占比超过80%,其中煤炭占比仍高达56%。居民人均830千瓦时的用电量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加之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时间窗口偏“紧”,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巨大,迫切需要低碳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以及低碳产业快速发展。

强化问题导向提升科技创新支撑作用

我国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创新工作还存在突出问题,需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战略支撑作用。

科技创新方面,我国绿色低碳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能力和重大装备性能水平还有提升空间,先进成熟绿色低碳技术的普及应用的广度、深度还比较有限,对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区域节能减排支撑效果不够显著。破解这些问题,需要在绿色低碳科技领域“攻出来”“用起来”双向发力。一方面,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约束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脱碳要求,建立更加完善的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系统谋划重大技术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加大前沿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动技术装备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另一方面,面向能源、工业、交通、建筑以及生态碳汇等领域的技术发展需要,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高效电能转换及能效提升技术等先进成熟绿色低碳技术的普及应用,加强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的工程示范和成果转化,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

产业发展方面,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初步形成了比较优势。但应看到,鼓励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配套政策,以及技术服务推广市场机制还有进一步优化完善的空间。破解这些问题,需要把握低碳化、数字化趋势,重点围绕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装备产业等方面强化布局建链。一方面,要围绕绿色低碳技术建链。加快钢铁、有色、石化等传统高耗能行业改造步伐,瞄准风电光伏、先进核能、新型储能、氢能利用等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另一方面,围绕新兴数字技术建链。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加快培育虚拟电厂、综合能源服务、第三方环境污染治理、碳排放管理综合服务等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

(作者: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李睿)

关键词:

为你推荐

Copyright   2015-2022 东方家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